單腳腫和雙腳腫的原因大不同
❇️有對60多歲的阿北阿姨一起來看診,兩個人的症狀很像,都是腳腫,阿北阿姨都想要來檢查一下腎功能,兩位長輩擔心腳腫是因為腎臟不好,所以造成積水,仔細問診與檢查後,跟阿北說「阿北你要抽血檢查檢驗腎臟」;跟阿姨說「阿姨妳要直接吃抗生素」,兩個人覺得很怪,明明都是腳腫,為什麼處理不同呢?
目錄
腳腫要先分單腳還是雙腳
兩隻腳都腫和只有一隻腳腫的原因其實差蠻多的,因此要先分清楚是只有一腳還是兩隻腳,再來判斷是什麼原因導致。
雙腳腳腫的原因:
(1)疾病:心臟衰竭、肝硬化、慢性腎臟病、急性腎衰竭、腎病症候群、甲狀腺疾病、雙側靜脈栓塞
(2)生活方式:循環不好、久坐、月經前、吃太鹹、懷孕、營養不良
(3)藥物:高血壓藥物(鈣離子阻斷劑、血管擴張劑、乙型阻斷劑等)、糖尿病藥物(TZD類藥物、胰島素)、避孕藥/女性荷爾蒙使用、類固醇使用
單腳腫的原因:單腳靜脈栓塞、蜂窩性組織炎、腫瘤、淋巴水腫、肌腱斷裂、扭傷拉傷、腔室症候群、骨折、蚊蟲咬傷
阿北的症狀
阿北的症狀是兩隻腳都會腫,而且晚上躺著腳墊高的時候,還是不太會消,另外最近的體重也有增加了一些,所以這些症狀暗示著阿北身體裡面有積水變多,所以導致體重變重,同時腳墊高不太會消的情況,代表著比較不像是循環不好造成,如果只是單純循環不好,腳墊高通常會改善,這些症狀都代表著阿北應該要抽血檢查一下,檢查完發現阿北的腎功能確實比較不好,腎功能指數只有25(腎絲球過濾率標準是要60 ml/min/1.73m2以上),尿蛋白指數是2000(標準值是150mg/g以下),血糖也十分的高,是正常值的兩倍多,所以阿北是慢性腎臟病第四期,而糖尿病控制不佳也是造成腎臟不好的原因之一。
腎臟不好為什麼會腳腫
當腎臟功能不好的時候,會出現蛋白尿的情況,蛋白從尿液裡面跑出去,而這時因為蛋白的不斷流失,導致身體裡面(血液裡面)的蛋白會因此減少,血液裡面蛋白的角色,是能夠幫忙水份留在血管裡面,如果一旦血液裡面蛋白變少,水分就會到處亂跑,無法留在血管裡面,當水份跑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就會造成水腫,當水份跑到腳,就會造成腳腫,至於怎麼確認身體裡面的蛋白夠不夠,可以抽血檢驗「白蛋白」這個項目,白蛋白的標準值是3.5 – 5.0 g/dL,若是白蛋白太低的人,身體就容易發生水腫的情況,而造成白蛋白太低除了腎臟病以外,也包含了肝硬化、營養不良的人都有可能發生。
阿姨的症狀
阿姨的狀況就和阿北不同,阿姨是只有左小腿腫,同時摸起來紅紅、熱熱的,壓下去還會覺得有點痛,而且紅腫的部位只有小腿一塊5-6公分的圓圈圈,其他的部位倒是沒有明顯紅腫熱,因此判斷是局部感染造成,是蜂窩性組織炎,開了抗生素給阿姨後,大約三天症狀就很明顯改善。
重點整理
如果是腳腫的情況,第一件事要先判斷是一隻腳還是兩隻腳腫,兩個原因大不同,如果是兩腳腫,抬腳墊高也無法明顯消掉的話,建議可以就診評估檢查;而如果是單腳腫的話,建議就醫評估。另外腳腫合併下列三項任一種情況的時候,也是建議就醫檢查:會喘、心跳不規則、胸痛。
洪暐傑醫師
相關內容推薦

便秘竟然還跟甲狀腺低下有關?!便秘的5類原因分析
❇️有位高血壓的阿姨,最近血壓控制不太好,問了阿姨有沒有規則服藥,阿姨說「這兩三個月是真的沒有認真吃藥,因為最近便秘比較厲害,鄰居說吃高血壓藥會便秘,所以我就把藥給停掉了」,我提出了一個問題「阿姨,那

為什麼會骨質疏鬆~1分鐘了解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會有什麼症狀 骨質疏鬆症一般而言,患者通常不會有明顯的症狀,第一次被診斷骨質疏鬆症經常是在發生骨折後,骨質疏鬆症定義是骨質的流失造成骨骼強度不足,容易發生骨折。 骨質疏鬆症相關的骨折部分

失眠困擾?選對味道,改善睡眠品質的2點祕訣
失眠的原因竟然是少一味?! ❇️有位30歲的先生,膽固醇過高固定服藥在看診,在和他討論完這次抽血報告,準備要結束看診的時候,先生說「醫師,可不可以開幾顆安眠藥給我,不用多,幾顆就好」,在這位先生過去的

3項骨質疏鬆症自我評估重點-蘋果VIDEO TALK
駝矮痛口訣~敲響骨質疏鬆症警訊 骨質疏鬆症自我評估方式 骨質疏鬆症通常是沒有明顯症狀,直到骨折的那刻才發現原來自己有骨質疏鬆,而生活中怎麼查覺到自己有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呢?這時候可以運用駝矮痛這個口訣,

科學揭密:每天理想走路步數是多少?3項關鍵研究解答
有位三高都包了的阿北,看診時我提到了應該控制飲食與運動,阿北說他每天都有走個三十分鐘,應該夠了,旁邊陪同阿北一起來的阿姨說「你那個散步走太慢了啦,沒效果,而且要日行一萬步,這樣才有效果咧?」阿北回答說

單邊的頭痛不一定是偏頭痛~4成偏頭痛患者兩邊都痛
❇️在下午的門診,有位小姐扶著頭走入了診間,她表示她有偏頭痛,這次痛是大概左邊太陽穴的位置,今天中午開始有點痛,問起了小姐為什麼覺得自己是偏頭痛,小姐很理所當然地表示「只有一邊的頭在痛,不就是偏頭痛嗎

後疫情時代的骨質疏鬆症照護~2面向分析骨質疏鬆治療瓶頸
骨質疏鬆症也是一種需要治療的慢性病 新冠肺炎的突然出現,對於人們生活有著極大的改變,從一開始的隔離,外出戴口罩,以及大幅度減少社交等,而經過了三年的時間,走向了解封,逐步回到了原本的生活,然而這三年的

曬錯太陽就不會有維生素D~分析3種紫外線的差別
太陽下的秘密—維生素D缺乏 針對骨質疏鬆症的病患,一般建議需要每日補充800單位的維生素D與1000至1200毫克的鈣質,而維生素D的來源,許多人會表示自己每日都會曬太陽,應該很足夠,但抽血後卻發現,

糖尿病與睡眠的5大秘密:你知道睡不好竟然會影響血糖嗎?
有位糖尿病的阿北,這次回診的時候,飯後血糖扎起來是202mg/dL (糖尿病患飯後兩小時標準是160mg/dL以下),但是阿北平常回診的時候,血糖測起來都是在160以下,阿北覺得回診前好像也沒特別吃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