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研究發現,控制熱量的方式和間歇性斷食的熱量控制效果是差不多,並且間歇性斷食所提到的額外效果,像是能夠減脂以及控制血糖血脂的效果,醫學研究發現,其實和控制熱量的方式也是差不多,並不會有著較好的效果。因此,大家在減重的時候,建議與醫療專業人員進行諮詢,選擇合適的減重方式,兩項方式並沒有哪者較好嚕,反而要特別提醒的是,在減重過程中,仍然要注意營養均衡,需要避免減重卻造成了重要營養素缺乏的情況。

揭密減重大對決:168間歇性斷食vs傳統熱量控制

❇️有位22歲的年輕女生,看診的主要原因是希望能夠減重,小姐其實體重並不算超重,身高是165公分,體重是64公分,BMI算起來是23.5 kg/m2。我先詢問了她目前有試過什麼方法控制體重,她提到了自己每天有很認真地控制熱量,計算整天吃進去的卡路里量,陪她一同前來的朋友聽到這開始說,「控制熱量這方法太落伍了啦,我用168間歇性斷食,兩個月就瘦了5公斤,而且只要早餐不吃,就很容易達成間歇性斷食了啦。」小姐聽完這段話,她表示她知道間歇性斷食,只是因為她覺得三餐不規則好像不是長期適合的方式,而且很好奇地問說「控制熱量的方法真的沒有用嗎?」關於這點,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醫學研究是怎麼說的,可能讓你跌破眼鏡唷。

目錄

間歇性斷食

近幾年來間歇性斷食這個詞十分熱門,這個減重方式主要的概念是限制吃東西的時間,方法有許多種,像是大家常聽到168斷食,就是每天只有8小時能進食,另外16小時都不可以進食,只能喝水、黑咖啡、無糖飲料這些,類似的方式包含了 186、204,分別代表了18小時禁食+6小時吃東西、20小時禁食+4小時吃東西。除了每日的飲食限制方式外,也有不同的執行方式,像是每週選2天吃比較低熱量,像是一天500大卡。

 

間歇性斷食的減重原理包含了,當身體一定時間的空腹後,像是8-12小時,體內可以使用的肝醣消耗完後,會開始消耗脂肪來提供熱量,進一步達成減重以及減脂,也能改善血糖、血脂這些指數。相關研究說明了一定的減重成效,加上如果是選擇168的方式,16小時禁食+8小時能吃東西,在執行上似乎不太困難,選一餐不吃就可以達成,而熱量控制的方法,需要每日皆注意熱量的攝取以及平衡,因此兩樣方式相比執行上的難易度之後,許多人在減重選擇了斷食,而事實上,斷食真的是比較好嗎?我們來看看醫學研究的結果如何。

單純熱量控制vs熱量控制搭配間歇性斷食

在2022年發表於醫學重量級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論文,研究中找了139位肥胖的個案,將他們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是單純熱量控制,另一組是熱量控制加上間歇性斷食(只有在早上八點到下午四點能吃東西),而控制熱量的要求,男生每日1500到1800大卡,女生是1200到1500大卡,研究一共進行了12個月,執行12個月後和開始執行前進行比較,研究結果發現:

▶️體重變化:單純熱量控制組減重了6.3公斤,熱量控制加間歇性斷食組減重8公斤,兩者減重的量在統計學上沒有顯著差異(意思是兩個方式減重的量雖然數字上看起來有一點不一樣,但是是在誤差範圍內,視同是效果差不多)。

▶️其他指標:腰圍、身體質量指數(BMI)、體脂、肌肉量、血壓、血糖、血脂,這幾個指標在兩組減重方式的結果,通通沒有顯著差異,兩項方式的結果都差不多。

 

🔱重點結論:對於肥胖的人,不管是體重控制,還是腰圍、身體質量指數(BMI)、體脂、肌肉量、血壓、血糖、血脂這些指標,間歇性斷食的方式都不會比單純熱量控制方法還要來的好。

熱量控制vs間歇性斷食

前一篇研究是拿單純熱量控制和熱量控制搭配間歇性斷食來比較,其中一組是兩種方式同時執行,不是很單純的間歇性斷食,而在2023年的研究,直接拿熱量控制與間歇性斷食進行比較,這篇研究發表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內科學年刊)」的研究,找了90位肥胖的成人,將他們隨機分成了三組,第一組是間歇性斷食(只有中午12點到晚上八點可以進食),第二組是限制熱量的熱量控制組(熱量跟過往比要減少25%),第三組是對照組(每日有吃東西時間在10 小時以上,也就是第一次和最後一次吃東西的時間相差是10小時以上,不是一直連續吃10小時喔),研究也是進行了12個月,研究結果顯示:

▶️每日攝取熱量:間歇性斷食組每天減少了熱量攝取425大卡,熱量控制組則是減少了405大卡

▶️體重變化:和對照組比較起來,間歇性斷食組減重了4.61公斤,熱量控制組減少了5.42公斤,兩個方式減重的量沒有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意思是兩個方式效果差不多。

 

🔱重點結論:間歇性斷食或是控制熱量的方式對於減重都是有效的方法,但是這兩個方法的效果差不多,沒有說誰比較好。

重點結論

在近期的研究發現,控制熱量的方式和間歇性斷食的熱量控制效果是差不多,並且間歇性斷食所提到的額外效果,像是能夠減脂以及控制血糖血脂的效果,醫學研究發現,其實和控制熱量的方式也是差不多,並不會有著較好的效果。因此,大家在減重的時候,建議與醫療專業人員進行諮詢,選擇合適的減重方式,兩項方式並沒有哪者較好嚕,反而要特別提醒的是,在減重過程中,仍然要注意營養均衡,需要避免減重卻造成了重要營養素缺乏的情況。

分享這篇文章
快速留言

相關內容推薦

研究指出,素食者,特別是純素者,骨質疏鬆風險較高,與鈣質、維生素D和蛋白質攝取不足有關。但只要掌握5大營養建議,如補充鈣質、蛋白質與維生素D,並搭配適度運動,素食者也能擁有健康強壯的骨骼。

骨質疏鬆風險高?素食者必看的5大營養建議!

✴️最近門診來了一位大約70歲的阿姨,剛坐下就馬上急著問我:「醫生,我吃素已經十幾年了,聽說吃素的人骨頭會變脆,這是真的嗎?會不會以後稍微跌一下就骨折啊?」 她接著說:「我平常都很注意營養啊,豆腐、堅

閱讀更多 »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常見骨骼健康的疾病

為什麼會骨質疏鬆~1分鐘了解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會有什麼症狀 骨質疏鬆症一般而言,患者通常不會有明顯的症狀,第一次被診斷骨質疏鬆症經常是在發生骨折後,骨質疏鬆症定義是骨質的流失造成骨骼強度不足,容易發生骨折。   骨質疏鬆症相關的骨折部分

閱讀更多 »
吃水果可以降低高血壓的發生,每天吃530到600克水果可以達到最大的保護效果,以水果的類型來說,蘋果有相對比較明顯降低高血壓的效果。而喝100%純果汁的話無法降低高血壓的機率,但不要喝太多(不超過510 ml毫升)也不會增加機率,可是如果每天喝太多果汁(680 ml毫升)以上,就會增加發生高血壓的機率。

吃水果會不會影響血壓?1種水果最被推薦

✴️有對70多歲的阿北阿姨一起來看診,阿姨本身有糖尿病,這次抽血數據血糖比較高,由於阿姨每天都會喝果汁,所以提醒阿姨應該要避免,阿北聽到這也幫腔一起唸阿姨喝果汁這件事,阿姨聽完馬上回擊阿北「你還不是每

閱讀更多 »
透過三篇相關研究論文可以知道,得過流感後,不代表就免疫,不代表有無敵星星,仍然是有可能流感再感染。

流感再感染:揭開無敵星星的真相3大關鍵

中過流感之後的無敵星星有多久? ❇️最近媒體報導了中國爆發大量呼吸道感染潮,衛福部網站也提到了這次感染有許多種病原體,像是流感、黴漿菌、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新冠病毒等,有對阿北阿姨憂心忡忡的討論到

閱讀更多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