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時數少於六小時或者多於九小時都會增加得到糖尿病的機率,睡眠時數剛剛好最重要,睡太多睡太少都不好,而且睡眠品質也有關聯,睡眠品質差和有睡眠呼吸中止也都會增加得糖尿病的機率,另一個跟睡眠有關的因子,就是需要輪班工作的話,也會增加得糖尿病的風險,而男性輪班者又比女性輪班者有著更高的糖尿病風險,整體來說睡眠和糖尿病息息相關,雖然如此還是要特別提到一點,體重超重會增加的糖尿病風險會比睡眠還要有更強烈的影響,所以除了睡得好睡得對以外,體重要控制在標準範圍內是預防糖尿病的關鍵之一。

糖尿病與睡眠的5大秘密:你知道睡不好竟然會影響血糖嗎?

有位糖尿病的阿北,這次回診的時候,飯後血糖扎起來是202mg/dL (糖尿病患飯後兩小時標準是160mg/dL以下),但是阿北平常回診的時候,血糖測起來都是在160以下,阿北覺得回診前好像也沒特別吃什麼,仔細想一想後,阿北問說「醫師,會不會是因為我最近沒睡好,所以血糖比較高呢?」睡不好和很多健康情況都有關,那跟血糖到底有沒有關呢?

目錄

睡眠時數和糖尿病的關聯性

在2016年12月發表於「睡眠醫學回顧(Sleep Medicine Reviews)」期刊的論文,這篇研究彙整了相關論文36篇的資料進行分析,總共有1,061,555人的資料列入研究,研究結果如下:

▶️糖尿病的風險:每天睡眠5小時以下的人糖尿病風險增加48%,睡眠6小時的人風險增加18%,睡眠9小時以上的人風險增加36%。

▶️睡眠品質差的糖尿病風險增加40%。

▶️有睡眠呼吸中止的話,糖尿病風險會增加102%。

▶️輪班工作者的糖尿病風險增加40%。

▶️體重過重的糖尿病風險增加199%。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糖尿病風險增加133%。

▶️缺乏身體活動的糖尿病風險增加20%。

 

睡眠時數和糖尿病有關的原因包含了幾點,首先睡眠不足會對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造成不良影響,干擾了胰島素的分泌,進一步影響到血糖數值變高,而睡眠不足干擾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機制包含了因為睡眠不足會讓交感神經系統活動變強、夜間壓力賀爾蒙中的皮質醇上升、生長激素分泌出現變化、以及全身發炎反應的增加等,當然另外一點也包含了睡眠不足體重容易增加,體重增加也會增加糖尿病風險。

 

至於睡眠時間過長與糖尿病關聯的原因在於會長時間睡眠的人,很常其實是睡眠品質不好的人,所以想要透過較長睡眠時間來彌補,另外憂鬱症、睡眠呼吸中止症、或是健康狀況不佳都有可能和長時間睡眠有關,這些因素都是和糖尿病風險增加有關。

 

🔱重點結論:睡眠時數少於六小時或者多於九小時會增加得糖尿病的風險,另外如果睡眠品質差、輪班工作者、有睡眠呼吸中止這幾點,也有增加得到糖尿病的風險。體重過重、糖尿病家族史和缺乏身體活動也會增加糖尿病的機率。

輪班工作和糖尿病的關聯性

在2015年1月發表於「職業與環境醫學(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期刊的論文,這篇研究彙整了相關論文12篇的資料進行分析,總共有226,652名參與者和14,595名糖尿病患者的資料列入研究,研究結果如下:

▶️輪班工作者的糖尿病風險增加9%。

▶️男性輪班工作者有糖尿病的風險比女性輪班工作者高,男性的糖尿病風險增加37%,女性糖尿病風險增加9%。

 

輪班會和糖尿病有關有幾個可能的原因,首先是因為輪班工作會影響到人的生理時鐘,生理時鐘的混亂會使得有容易得糖尿病體質的人,加速發生糖尿病,另外因為輪班可能會需要經常改變睡眠時間,這件事會讓睡眠品質變差以及睡眠不足發生,睡眠品質差和睡眠不足容易產生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也就是對胰島素的反應不佳,因此容易血糖升高,接著發生糖尿病的機率也提高。同時輪班工作和體重增加、食慾增加、脂肪增加都有相關,這些都是容易得到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子,這些因素加在一起,綜合影響下讓輪班這件事,和發生糖尿病是有相關的。

 

🔱重點結論:輪班工作的人有糖尿病的風險較高,如果用性別來區分,男性輪班工作者的糖尿病風險會比女性還要更高。

綜合總結

睡眠時數少於六小時或者多於九小時都會增加得到糖尿病的機率,睡眠時數剛剛好最重要,睡太多睡太少都不好,而且睡眠品質也有關聯,睡眠品質差和有睡眠呼吸中止也都會增加得糖尿病的機率,另一個跟睡眠有關的因子,就是需要輪班工作的話,也會增加得糖尿病的風險,而男性輪班者又比女性輪班者有著更高的糖尿病風險,整體來說睡眠和糖尿病息息相關,雖然如此還是要特別提到一點,體重超重會增加的糖尿病風險會比睡眠還要有更強烈的影響,所以除了睡得好睡得對以外,體重要控制在標準範圍內是預防糖尿病的關鍵之一。

分享這篇文章
快速留言

相關內容推薦

骨質疏鬆症自我評估:當有駝矮痛情況發生,需要考慮有沒有骨質疏鬆症,

3項骨質疏鬆症自我評估重點-蘋果VIDEO TALK

駝矮痛口訣~敲響骨質疏鬆症警訊 骨質疏鬆症自我評估方式 骨質疏鬆症通常是沒有明顯症狀,直到骨折的那刻才發現原來自己有骨質疏鬆,而生活中怎麼查覺到自己有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呢?這時候可以運用駝矮痛這個口訣,

閱讀更多 »
與心臟有關的猝死稱為心因性猝死,是因為心臟停止跳動或是心臟打出的血液不夠,無法維持血液循環以及身體持續運作,造成死亡。根據統計,台灣人發生心因性猝死的機率大約是每一萬人中有5人有危險,男性的風險會比女性高,而發生的時間點高峰是在凌晨六點和中午,另外星期一也是發生心因性猝死較多的日子。

心因性猝死前的6項徵兆與預防方式

❇️聽障金牌國手於比賽後,搭乘飛機返台途中突然猝死,經法醫相驗,判斷死因是因為心血管疾病而造成猝死。三立新聞網2023年8月15日報導「奪得金牌國手邱姓男子(55歲)在班機上突然呼吸困難,剛好碰上同班

閱讀更多 »
分享這篇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