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的阿北說著近期有失眠的問題,阿北長長的嘆了一口氣說「醫師,最近我的表弟大腸癌過世,原本都很健康的。現在醫學那麼進步,有沒有辦法早一點檢查出癌症來呢?像是驗個血就什麼都知道這樣」,關於這個問題,目前醫療上確實還沒辦法直接做一項檢查,就確定所有癌症有沒有了,但是有許多的發展一直在進行中。
目錄
血液檢查之多種癌症早期檢測
在上個月2023年10月發表於醫學重量級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的論文,研究取名為開拓者(Pathfinder),該研究自2019年12月12日至2020年12月4日,找了6662位50歲以上的民眾加入,在剛加入研究時會以抽血的方式進行癌症早期檢測,檢測的原理是透過偵測循環在血液中的DNA(circulating cell-free DNA, cfDNA),當細胞死掉或者破碎的時候,細胞裡面的DNA會釋放出來,而這些物質會被我們身體很快分解掉,但是如果釋放出來的量很多速度很快,比分解速度還快的時候,就有可能會留下來而被偵測到,而這種情況包含了,有著癌症腫瘤細胞,因此透過血液檢測循環的DNA,希望能早些發現體內的癌症,因檢測包含多種不同的癌症類型,稱為多種癌症早期檢測(Multi-cancer early detection, MCED)。
該篇論文的研究結果重要發現:
▶️研究族群中,63.5%是女性,36.5%是男性,91.7%是白人。
▶️總共有92人(1.4%)血液篩檢出現癌症訊號,其中35人(38%)最後確診為癌症,另外57人(62%)最後診斷不是癌症。
▶️血液檢查發現有癌症訊號的結果後,到最後確認是不是癌症大約花了79天(中位數)。若依照最後診斷是不是癌症來分析,最後確認是癌症花了57天(中位數),確認不是癌症花了162天(中位數)。
▶️有兩人在抽血後,但在報告出來前就被診斷是癌症,接下來的數據是要分析有癌症訊號報告的人,後續做檢查的比例,但是因為這兩位在這之前已經被診斷為癌症,所以不列入計算。
1️⃣血液檢查發現有癌症訊號,最後確診為癌症的人,26人(79%)有接受其他的實驗室檢查(如抽血、驗尿等),30人(91%)有接受影像檢查(如X光、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27人(82%)有做其他的處置(如穿刺等)。
2️⃣血液檢查發現有癌症訊號,最後確診不是癌症的人,50人(88%)有接受其他的實驗室檢查(如抽血、驗尿等),53人(93%)有接受影像檢查(如X光、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17人(30%)有做其他的處置(如穿刺等)。
🔱重點結論:透過血液檢查偵測循環在血液中的DNA,是一項可以進行多種癌症早期檢測的方式,在這篇論文中血液篩檢異常最後確認為癌症的比例是38%,從篩檢出來到最後診斷為癌症大約需要57天。
血液多種癌症早期檢測的準確度
在2021年發表於「腫瘤學年鑑 (Annals of Oncology)」的論文,研究收集了4077人,其中2823人為癌症病患,1254人為非癌症病患,讓所有人接受抽血測試是否有癌症訊號,研究結果發現:
非癌症病患檢測起來正常沒問題的比例是99.5%。
癌症病患檢測結果有癌症訊號的比例是51.5%。
如果依照癌症分期,第一期檢測出癌症訊號的比例為16.8%,第二期為40.4%,第三期為77.0%,第四期為90.1%。
研究所使用的血液檢測可以偵測超過50種不同的癌症。
檢測結果有癌症訊號的人,實際為癌症患者的比例為88.7%。
重點結論:用血液測試進行早期癌症偵測,可以測試超過五十種不同類型的癌症,癌症病患檢測結果有癌症訊號的比例大約是一半,而隨著癌症分期越晚期,有癌症訊號的比例就越高,第四期為九成。另一方面若是血液檢測結果有癌症訊號,實際是癌症患者的比例接近九成。
綜合結論
透過血液檢查偵測循環在血液中的DNA,是目前持續發展中的多種癌症早期檢測方式,相關論文說明有一定準確度,期盼未來科技更加進步,讓篩檢的精準度更加強化。
參考資料:
(1)Schrag D, Beer TM, McDonnell CH 3rd, Nadauld L, Dilaveri CA, Reid R, Marinac CR, Chung KC, Lopatin M, Fung ET, Klein EA. Blood-based tests for multicancer early detection (PATHFINDER):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Lancet. 2023 Oct 7;402(10409):1251-1260. doi: 10.1016/S0140-6736(23)01700-2. PMID: 37805216.
(2) Klein EA, Richards D, Cohn A, Tummala M, Lapham R, Cosgrove D, Chung G, Clement J, Gao J, Hunkapiller N, Jamshidi A, Kurtzman KN, Seiden MV, Swanton C, Liu MC. Clinical validation of a targeted methylation-based multi-cancer early detection test using an independent validation set. Ann Oncol. 2021 Sep;32(9):1167-1177. doi: 10.1016/j.annonc.2021.05.806. Epub 2021 Jun 24. PMID: 34176681.
2023/11/15 撰寫
洪暐傑醫師
相關內容推薦

三酸甘油酯三倍!原來5天內的飲食這樣影響血脂
三酸甘油酯為什麼這麼敏感?幾天內就可能影響血脂! 目錄 前陣子門診有位30歲左右的先生,因為抽血報告顯示三酸甘油酯(TG)過高而感到相當困惑(標準是150mg/dL以下,他的報告是417mg/dL)。

夜尿睡不好?掌握7個改善方法,享受安穩睡眠!
❇️有位四十歲的先生,就診的時候深邃的黑眼圈,很苦惱地說「醫生,我最近都睡不好,一個晚上都起來尿尿三四次,之前檢查過說有一點點輕度攝護腺肥大,藥吃了好像也沒什麼效,到底這個夜尿要怎麼改善啊」,先生的痛

隱藏在疲勞容易累背後的可怕疾病,6種情況需要立即就醫
累可能是器官呼救的警訊 ✴️有位60多歲的阿姨,兒子女兒帶著一起走進診間,女兒表示,阿姨最近半年來體力好像都不太好,很容易累,出去玩一下子就累,無法跟著大家繼續行程,平常沒出門在家,也沒做什麼特別的事

吃水果會不會造成糖尿病?5點迷思大解密
✴️有對60多歲的阿北阿姨一同來看診,阿北本身有糖尿病,規則使用藥物治療中,阿姨是糖尿病前期,血糖有偏高但是還不需要開始用藥,今年夏天有很多好吃的水果,兩位長輩為了水果開啟了辯論模式。阿姨說「你就是水

後疫情時代的骨質疏鬆症照護~2面向分析骨質疏鬆治療瓶頸
骨質疏鬆症也是一種需要治療的慢性病 新冠肺炎的突然出現,對於人們生活有著極大的改變,從一開始的隔離,外出戴口罩,以及大幅度減少社交等,而經過了三年的時間,走向了解封,逐步回到了原本的生活,然而這三年的

給我1個打流感疫苗的理由!保心護腦一次實現
❇️十月開始是流感疫苗開始施打的季節,對於每位看診符合資格的,我都會固定詢問一下要不要看診當日也打流感疫苗呢,有位阿北聽到流感疫苗,笑著說「醫師感謝關心啦,不用啦,打那個流感疫苗要幹麻,人家說打疫苗是

鹽份太低不是直接多吃鹽~3種低血鈉的分類與處置
鹽分太低卻不能多吃鹽來改善⁉️ 有位高血壓的阿北,定期抽血檢查時發現血鈉太低,阿北的血鈉數值是128mEq/L(標準值135-145 mEq/L),阿北聽到後就說「這個我懂我懂,鈉就是鹽分,血鈉不夠就

只測1次,是選飯前血糖還是飯後血糖比較準?
飯後血糖的重要性 ✳️有位阿姨門診提到了,最近健康檢查發現一件很奇怪的事,健康檢查的時候糖化血色素是6.1%,5.7-6.4%是糖尿病前期的階段,看到這個結果阿姨覺得很訝異,因為先生是糖尿病患,所以她

睡眠5小時以下,骨質疏鬆症風險倍增?女性與50歲以上要注意!
有位65歲的阿姨最近因為跌倒,結果發生大腿骨折,後來檢查出來有骨質疏鬆症,所以才會跌倒就發生骨折,由於阿姨以前對於骨質疏鬆症很陌生,因此在門診的時候,除了骨質疏鬆藥物治療之外,很認真的詢問了各種能夠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