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運動卻總是提不起勁?膝蓋不太好又怕跑步傷身?或是年紀大了怕負荷太大?
其實,有一種「幾乎不會喘、也不會痠痛」的跑步方式,正在悄悄地改變許多人的身體與健康,那就是——超慢跑(Slow Jogging)。
超慢跑的5大健康好處
幫助燃脂與減重、提升有氧代謝
超慢跑是種「不費力」但「有效」的運動方式
這篇於2019年發表於《Polish Journal of Sports and Tourism》(波蘭運動與觀光期刊)的綜合性回顧性論文,由福岡大學教授田中宏曉主導撰寫,彙整多篇臨床與觀察性研究的數據,探討慢速慢跑(slow jogging)對體能、代謝、體重控制與心血管風險的影響。
研究亮點
- 超慢跑定義:以低於「Preferred Transition Speed(約6–7 km/h)」進行的慢跑,比快走還慢但屬於跑步型態,強度約為最大心率的50–60%。
- 同速度下,慢跑的能量消耗約為走路的2倍,主觀疲勞感相近,更容易持續進行。
- 在一週的健康旅遊計畫中,超慢跑訓練使參與者平均體脂下降約3%。
- 長期執行能改善粒線體功能,有助預防代謝症候群與心血管疾病。
- 運動員也可作為恢復期低衝擊訓練使用。
✅ 超慢跑是一種高效率、低疲勞感的有氧運動,適合想控制體重或改善代謝的人群。
降低關節壓力與肌肉負荷
地面慢跑讓關節更輕鬆
這篇於2019年發表在《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運動醫學與科學期刊)的研究,來自比利時根特大學與日本團隊合作,探討 Grounded Running(地面慢跑)對身體負擔的影響。
研究亮點
- Grounded Running 可降低高達35% 的關節衝擊力、降低約20% 的肌肉負荷。
- 即便無騰空,其能量消耗仍屬中強度運動,能促進健康。
- 更適合不適合高衝擊運動者,如關節退化者、肥胖族群或運動初學者。
✅ 地面慢跑是一種關節友善、傷害風險低的運動方式,兼具安全與有效性。
高齡者參與線上課程,健康全面提升
台灣研究證實:超慢跑 + 線上社群推動,長輩也能動起來!
2023年發表於《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Exchange》(教育科技發展期刊)的研究,由台灣學者 Young 教授團隊進行,針對33位中高齡者設計為期100天的線上運動課程,結合 YouTube 教學影片與 LINE 社群互動,協助學員每日執行「原地超慢跑」活動。
研究亮點
- 肌耐力與心肺功能明顯提升
- 心情變好、情緒穩定、不再懶散
- 線上社群互動增加運動持續性與參與度
- 有助建立自我照護習慣,降低照護依賴
✅ 結合科技的原地超慢跑,是高齡者健康老化的有效工具。
延長壽命的關鍵:跑得慢、跑得久
根據哥本哈根心臟研究,跑得越快不一定活得越久
這篇2013年發表於《Heart》(心臟期刊)期刊的研究,追蹤1878位慢跑者與10158位非跑者長達35年,分析跑步頻率、速度與死亡率的關聯。
研究亮點
- 每週慢跑1~2.5小時、每次輕鬆慢跑2~3次者,死亡率下降44%
- 跑得太快或太頻繁者,壽命與久坐族群相近
- 最佳組合:輕鬆、有節奏、能說話不喘的慢跑者
✅ 與其激烈運動,不如穩定慢跑。適量恆常才是健康關鍵。
超慢跑入門計畫(初學者適用)
沒有運動習慣也能開始,只要10分鐘!

✅ 循序漸進、融入生活,才是長久之道。
臨床案例分享:從不敢動,到天天慢跑
一位68歲阿姨因膝蓋不適幾乎不運動,陪診女兒問:「媽媽這樣可以慢跑嗎?」我建議可嘗試原地慢跑幾分鐘即可。幾週後她開心回診:「我每天在陽台慢跑10分鐘,精神好多了,老公還笑我但我覺得很有用!」
誰適合/不適合超慢跑?
✅ 推薦族群:
- 想開始減重、但怕太激烈運動的人
- 長時間久坐的上班族
- 膝蓋或關節容易痠痛、無法快走或跑步的人
- 銀髮族、高齡者
- 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控制穩定者
- 有心肺疾病病史、但經醫師許可恢復運動者
⚠️ 建議諮詢醫師後再開始的人群:
- 嚴重骨關節炎、膝關節變形者
- 骨質疏鬆症患者(尤其曾有脊椎或髖部骨折)
- 心臟病未穩定控制(如心律不整、心衰竭)
- 運動後容易頭暈、氣喘或胸悶者
- 近期手術或重大疾病後恢復期
常見 Q&A
Q:超慢跑和快走有什麼不同?
A:慢跑能量消耗是快走2倍,效果更好但不會特別累。
Q:膝蓋不好也能跑?
A:Grounded Running 較無衝擊,關節友善。
Q:一天跑多久有效?
A:每天10分鐘起步,週累積150分鐘最理想。
Q:需要專業裝備嗎?
A:避震佳的運動鞋與透氣衣著即可。
Q:早上還是晚上跑?
A:早晚皆可,避開高溫與維持規律最重要。
參考文獻
- Tanaka, H., & Jaćkowska, M. (2019). Slow jogging –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to physical activity in the health convention. 《Polish Journal of Sports and Tourism》(波蘭運動與觀光期刊), 29, 11–17. https://doi.org/10.5604/01.3001.0013.7810
- Fiers, P., et al. (2019). Grounded running reduces musculoskeletal loading.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運動醫學與科學期刊), 51, 708–715. https://doi.org/10.1249/MSS.0000000000001846
- Young, S.-C. (2023). A preliminary study of…super slow jogging as an exampl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Exchange》(教育科技發展期刊). https://doi.org/10.18785/jetde.1602.05
- O’Keefe, J., et al. (2013). The dose of running that best confers longevity. 《Heart》(心臟期刊), 99, 588–590. https://doi.org/10.1136/heartjnl-2013-303683
相關內容推薦

如何預防減重手術後缺鐵性貧血?專家教你掌握4大預防策略
隨著減重手術(如胃繞道、單吻合口十二指腸迴腸旁路合併袖狀胃切除術等)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其改善體重及代謝異常的成效備受肯定;然而,術後營養吸收不良與貧血風險也日益受到重視。這篇文章將透過實際個案與最新

久坐造成血壓高?每天少坐30分就能降血壓!
有位70多歲的北北,因為高血壓長期在門診拿藥以及追蹤,看到北北最近的血壓紀錄比之前還要高一些,先前都大概是120-130/70-80mmHg,最近是130-140/80-90mmHg,雖然還不需要馬上

夜尿睡不好?掌握7個改善方法,享受安穩睡眠!
❇️有位四十歲的先生,就診的時候深邃的黑眼圈,很苦惱地說「醫生,我最近都睡不好,一個晚上都起來尿尿三四次,之前檢查過說有一點點輕度攝護腺肥大,藥吃了好像也沒什麼效,到底這個夜尿要怎麼改善啊」,先生的痛

3種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疫苗保護力最新研究大公開
說到造成咳嗽喉嚨痛這些症狀的呼吸道感染,大家第一個反應想到的病毒就會像是,流感、新冠COVID這些,只是你有聽過說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嗎(病毒名字有點長,英文完整名字是Respiratory Sync

大部分的眩暈其實都不是梅尼爾氏症~一次看懂4個診斷條件
常見造成眩暈的原因並不是梅尼爾氏症 有位30歲左右的小姐,有點蒼白的臉,扶著頭走進了診間,開口直接提到了「醫師,可能天氣冷,我梅尼爾氏症又發作了,你開給我一些梅尼爾氏症的藥」。聽到這想要進一步詢問一下

糖尿病打胰島素會不會一輩子依賴~1個比喻快速了解
新診斷的嚴重糖尿病打胰島素可以保護胰臟 有位阿北體重突然爆瘦,在短短四五個月間就瘦了7公斤,原本70公斤變成了63公斤,抽完血之後,發現空腹的血糖是340mg/dL(標準是要100mg/dL),糖化血

1張圖弄懂骨質疏鬆藥物
骨質疏鬆藥物治療 一分鐘重點整理 骨質疏鬆症治療常見的藥物包含減少骨質流失、增加骨生成與同時能減少骨質流失+增加骨生成兩種作用,無論選擇哪項藥物,維生素D補充每日800IU,鈣質美日1000至1200

喝牛奶會不會造成糖尿病?哪1種牛奶比較好?醫學研究明確回答
有位血糖略高一點的阿北,因為長期血糖都比正常值高一些(空腹血糖100~110mg/dL),但是還沒到糖尿病階段(空腹血糖126mg/dL以上),所以對於飲食特別注意,很擔心自己會變成糖尿病,有次門診阿

1次了解尿酸高和痛風的不同
關節痛痛加上尿酸高就是痛風嗎 有位60多歲阿北三高慢性病,長期看診拿藥控制,有天在看完診之後,阿北站起來一半又坐了下來「對了,醫生,我想要問一下,我手指好幾個關節痛痛的凸凸的,我這是痛風嗎」看著阿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