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的症狀有很多,除了喉嚨卡卡的之外,從頭到腳都可能會有相關症狀

焦慮的6大症狀與關鍵1口訣改善症狀

最新更新日期:2025/11/23

喉嚨卡卡的也可能是焦慮造成

❇️有位60多歲的阿姨,面色沈重的走進診間「醫師,我不知道要看什麼科了,我該看的都看過了,我喉嚨一直覺得卡卡的,好像有東西在那,我很擔心是癌症,但是該做的檢查都有做過,胃鏡、X光、超音波,耳鼻喉科的檢查也都有,都說正常,但是就一直還是不舒服,我是不是得了什麼嚴重的病」阿姨一口氣講了一大串的狀況,進一步了解後,阿姨除了喉嚨卡卡,常常會覺得肩頸僵硬痠痛,晚上躺下去要睡著都需要躺很久,一點聲音就會被吵醒,有時候也會一點點頭暈。聽完阿姨症狀後,查了健保卡過去該做的抽血和相關的影像檢查都沒什麼大問題,於是告訴了阿姨他最有可能的診斷,是焦慮症。

目錄

焦慮症為什麼會喉嚨卡卡

大家有沒有過一個經驗,平常講話都很順,要演講或者是要報告的時候,講話突然就會有點卡卡,需要常常吞口水,有時候一句話要講完卻不太順呢?這是因為當在壓力的時候,喉嚨的肌肉會收縮,而這時候就會讓人感覺的喉嚨卡卡的異物感,焦慮也是相同的,會讓喉嚨肌肉收縮產生了異物感,於是就會覺得喉嚨有卡卡的情況。

焦慮有什麼症狀呢

焦慮的症狀有很多,除了喉嚨卡卡的之外,從頭到腳都可能會有相關症狀,像是

▶️胃會有攪動的感覺

▶️頭痛、頭暈

▶️手腳可能一點有刺刺麻麻的

▶️坐立難安

▶️肌肉疼痛,像是背痛

▶️胸痛、胸悶

▶️覺得心跳比較快,心悸

▶️呼吸比較急促

▶️睡眠不好

▶️噁心、反胃

▶️口乾舌燥

焦慮症的診斷標準

下面六個症狀,符合三個以上的,同時這些症狀在過去六個月的時間,有症狀比沒症狀的日子還多,就要找醫師進一步診斷評估哩,六個症狀分別是:

1️⃣坐立難安

2️⃣容易疲勞

3️⃣注意力不集中

4️⃣暴躁易怒

5️⃣睡眠障礙

6️⃣肌肉緊繃

什麼人比較容易焦慮呢

本身如果特質有完美主義的人或是急性子的人會更容易有焦慮的情況,完美主義會事先考慮思考很多,以及同時想很多很遠,一直假設過多未知的未來,是造成焦慮的原因之一。另一個是急性子,很急很急的情況,常常會讓自己很緊繃無法放鬆,一但事情快要來不及或是無法順利完成,就會更加緊張焦慮了。

 

很多人會覺得自己生活很快樂,沒什麼需要煩惱,不會有焦慮,但是這句話並不正確,焦慮和生活快不快樂是不衝突的,焦慮的人仍然可以生活很快樂,有時焦慮的人工作表現可能更好,焦慮是不需要因為大的事情而焦慮,常常反而是對生活瑣事,像是明天跟朋友有約,很早就要起床,前一天就整晚無法入眠哩,或是出門的時候,就開心擔心家裡瓦斯有沒有關,等等出門車子會不會來不及搭上,晚一點要買菜不知道還沒有在賣,會不會錯過今晚的垃圾車,像這樣一連串的瑣事,也是會造成焦慮的。

怎麼改善焦慮呢

焦慮改善的方式要試著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一點很重要,減少假設 ,儘量避免對還沒發生的事情不斷的假設,對於未來的事情假設太多,會增加許多莫名的壓力,而且這些假設都會往不好的方面想,像是腳有一個傷口兩三天還沒復原,就開始想說會不會下週還沒恢復,那這樣的話我是不是得糖尿病了,無止盡的往下假設,會讓自己情緒更加緊張焦慮的,只是焦慮的人往往無法停止假設,大家會說「就明明知道不要一直想,但是它(大腦)就會一直自己去想啊」,實際避免一直假設的方式,是可以避免或是減少幾個字,如果、可是、雖然、假如,生活中、腦海中,減少這幾個字詞,「明天要出門旅遊搭遊覽車,但是如果明天起床太晚問過頭的話怎麼辦」「醫師都跟我說心臟檢查沒問題,可是如果是有特殊問題沒檢查出來怎麼辦」這些詞句是增加焦慮壓力的兇手,要學習著改變自己的想法。

 

另外如果焦慮情況有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需要找醫師評估治療,治療除了藥物也包含了藥物部分除了安眠藥幫助睡眠以外,也包含著焦慮的藥物,像是血清素調節劑。

分享這篇文章
快速留言

相關內容推薦

夜尿的定義是一個晚上因為想尿尿起床上廁所的次數兩次以上,這個需要和頻尿 這個詞稍微區分一下,如果是白天一直頻繁的上廁所,而晚上不會爬起來上廁所很多次,這是頻尿,夜尿專門指晚上起來尿尿。50歲以上的人,大概有50%有夜尿的情況,三十歲到五十歲的階段,大約則是三分之一的人有夜尿情況。另外,五十歲以後男性夜尿發生比例比較高,五十歲之前則是女性發生比例比較高。

夜尿睡不好?掌握7個改善方法,享受安穩睡眠!

❇️有位四十歲的先生,就診的時候深邃的黑眼圈,很苦惱地說「醫生,我最近都睡不好,一個晚上都起來尿尿三四次,之前檢查過說有一點點輕度攝護腺肥大,藥吃了好像也沒什麼效,到底這個夜尿要怎麼改善啊」,先生的痛

閱讀更多 »
關於體重減輕,有兩種不同的情況,一種是刻意的,像是努力增加運動、減少飲食量,另一種是不自主的體重減輕(非刻意的),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這一種,而不自主體重減輕的定義是,沒有明確原因的情況下,在6到12個月內,體重減少了5%或是減少4.5公斤。關於不自主體重減輕的發生率,在65歲以上的人,一年大約有著13%的發生率。

沒來由的突然體重減輕!超出關鍵5%是身體警訊

✴️有位70歲左右的北北,活動力看起來蠻不錯,自己走進診間,接著一起進診間的,還有六個家屬,看著一群人一同前來,我想應該是有嚴重的問題困擾北北。北北開口說道,最近四個月來,體重一直瘦一直瘦,一開始褲子

閱讀更多 »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常見骨骼健康的疾病

為什麼會骨質疏鬆~1分鐘了解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會有什麼症狀 骨質疏鬆症一般而言,患者通常不會有明顯的症狀,第一次被診斷骨質疏鬆症經常是在發生骨折後,骨質疏鬆症定義是骨質的流失造成骨骼強度不足,容易發生骨折。   骨質疏鬆症相關的骨折部分

閱讀更多 »
睡眠時數短真的比較容易感冒,而其他的睡眠指標,像是睡眠效率、睡眠是不是片段片段的,跟會不會容易感冒,目前醫學研究比較沒有那麼明確認為一定有關,所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每天都要睡夠時數啦。

睡不好真的容易感冒嗎?睡眠的1項指標最重要

有位媽媽帶著一位大一的兒子來看感冒,在討論完兒子的症狀以及治療之後,媽媽唸了兒子說「你就是整天一直打電動,晚上那麼晚睡,早上又要早起,才會這麼常感冒,一個月就感冒一次,哪有人像你這樣的啦。」兒子反駁說

閱讀更多 »
分享這篇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