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對大約五十歲左右的夫妻一同走進診間,太太說,先生最近這一兩年有點誇張,超級「惜皮(台語)」,一點點碰到他的腳就哇哇叫,說弄到他很痛,太太覺得雖然是有碰到先生的腳,但是只是輕輕的,明明就沒有很大力,但是先生就表現得很誇張,她覺得先生是不是有心病,或是不是腦部有狀況,先生聽完也有點不太開心,覺得是太太常常大力弄到他,害他覺得痛,但是還說是先生有病,兩個人講著講著,在旁邊都覺得火藥味有點重,趕快出來調停一下,我說「不然讓我測試一下看看好了」。
接著我試著稍微壓一下先生的腳,先生突然唉了一聲說這樣會痛,再測試另一隻腳也是一樣的狀況,太太看到這情況後說「醫生你看你看,就是這樣,明明沒有很大力,但是他就是說會痛,醫生你說,他這樣是不是很誇張啊」,我趕快跟他們兩位解釋到,其實先生這樣對痛覺特別敏感,輕輕碰到都覺得痛,應該要進一步檢查一下,接著安排了一些抽血和神經傳導檢查(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NCV)。檢查結果發現,空腹血糖數值標準是要低於100 mg/dL,如果126mg/dL以上是糖尿病,先生的血糖高達276 mg/dL,先生以往都未檢查,這是第一次知道自己有糖尿病,而神經傳導檢查發現有多發性神經病變,這個痛覺異常的狀況,應是糖尿病神經病變引起。
目錄
糖尿病神經病變
根據統計,台灣大約有兩百多萬名糖尿病病患,每年新診斷為糖尿病的人口大約增加2萬5千人,其中有糖尿病神經病變的人大約是四分之一左右。糖尿病會出現神經病變的原因目前認為會跟長期血糖控制不好,以及糖尿病罹病比較久會有關,相關的理論包含了像是血糖控制不好會造成血管病變,而提供神經血液的血管病變,無法給足夠的血流,會導致神經缺氧壞死,另外也是因為血糖控制不佳會導致身體發炎,神經也是會發炎,造成病變。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症狀
大家印象中糖尿病出現神經病變比較多的情況是手或腳會麻麻,但是其實神經病變有很多種不同的形式:
▶️多發性神經病變:如同字面的意思,很多的神經都有病變的狀況,是最常見的類型,症狀會是肢體末梢最遠處的地方開始麻,像是手指腳趾,接著開始慢慢的往上麻,除了麻的情況以外,有些人可能會出現感覺比較不靈敏,鈍鈍的(dysethesia),或是對痛感特別敏感,手腳被輕輕碰觸到也可能會覺得痛(allodynia),也就是這位先生的情況。
▶️自主神經病變:像是會出現腸胃道症狀(便祕、腹瀉、胃腸蠕動差)、小便困難、容易姿勢性低血壓、性功能障礙、出汗增加或減少等。
▶️單一神經病變:這是指單一個的神經病變,常見的是腦神經,像是控制眼球移動的動眼神經,或是顏面神經,另外也可能是手腳的單一神經,會有像是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等。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預防與治療
避免糖尿病神經病變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一句老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固定的健康檢查,若是有血糖異常,盡早發現治療控制,可以減少出現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機會;若已經知道有糖尿病的患者,將血糖好好控制,也能減少神經病變的發生。
而若是糖尿病神經病變症狀已經發生,目前也有多項藥物能夠協助患者控制症狀,神經病變的疼痛,大家可以參考一個疾病,就是皮蛇(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情況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甚至會讓人出現憂鬱的情況,因此若是有神經病變發生,請就醫和您的醫師討論與治療,別再只是忍痛,這會讓生活品質越來越差的。
重點結論
當發現手腳末梢麻麻,或是相反症狀像是對痛覺特別敏感,記得要就醫評估,其中像是糖尿病造成的神經病變,就會出現這樣的症狀。無論是不是糖尿病患,平常飲食均衡,也要定期健康檢查,讓血糖維持良好可以減少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機率唷。
參考資料:
(1)Kasznicki J. Advances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diabetic distal symmetric polyneuropathy. Arch Med Sci. 2014 May 12;10(2):345-54. doi: 10.5114/aoms.2014.42588. Epub 2014 May 13.
(2)郝立智、楊純宜、游新、許琇雲、沈盈佐、陳紘騰、譚宏斌、陳進旺、王志龍、黃孟華(2019)。2019年美國糖尿病學會針對糖尿病神經病變及糖尿病足之標準治療建議。內科學誌,30(6),368-379。https://doi.org/10.6314/JIMT.201912_30(6).02
2023/10/18 撰寫
洪暐傑醫師
相關內容推薦
吃水果會不會造成糖尿病?5點迷思大解密
✴️有對60多歲的阿北阿姨一同來看診,阿北本身有糖尿病,規則使用藥物治療中,阿姨是糖尿病前期,血糖有偏高但是還不需要開始用藥,今年夏天有很多好吃的水果,兩位長輩為了水果開啟了辯論模式。阿姨說「你就是水
睡不好真的容易感冒嗎?睡眠的1項指標最重要
有位媽媽帶著一位大一的兒子來看感冒,在討論完兒子的症狀以及治療之後,媽媽唸了兒子說「你就是整天一直打電動,晚上那麼晚睡,早上又要早起,才會這麼常感冒,一個月就感冒一次,哪有人像你這樣的啦。」兒子反駁說
不是只有心臟病會呼吸喘~第3大死因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有位60多歲的阿北,緩緩走進診間後表示,希望我們幫他安排一系列的心臟檢查,阿北說他胸口悶悶喘大約已經好幾個月,甚至年了,以前是一點點悶和喘,但是最近越來越嚴重,喘得更厲害,打開了北北的健保卡雲端資料,
心臟健康1大解密:補鈣真的引起血管鈣化和心臟病?
有位骨質疏鬆的阿姨,長期在補充維生素D和鈣,搭配骨質疏鬆藥物打針治療,有次阿姨突然問到,「醫師,我以前照X光說有血管鈣化還有硬化,這樣我是不是不適合補鈣呢?」阿姨提到的這個問題,確實蠻多病人都有提到,
科學揭密:每天理想走路步數是多少?3項關鍵研究解答
有位三高都包了的阿北,看診時我提到了應該控制飲食與運動,阿北說他每天都有走個三十分鐘,應該夠了,旁邊陪同阿北一起來的阿姨說「你那個散步走太慢了啦,沒效果,而且要日行一萬步,這樣才有效果咧?」阿北回答說
探索多種癌症早期檢測新里程碑:血液檢查的5大驚人結果
❇️三高的阿北說著近期有失眠的問題,阿北長長的嘆了一口氣說「醫師,最近我的表弟大腸癌過世,原本都很健康的。現在醫學那麼進步,有沒有辦法早一點檢查出癌症來呢?像是驗個血就什麼都知道這樣」,關於這個問題,
沒來由的突然體重減輕!超出關鍵5%是身體警訊
✴️有位70歲左右的北北,活動力看起來蠻不錯,自己走進診間,接著一起進診間的,還有六個家屬,看著一群人一同前來,我想應該是有嚴重的問題困擾北北。北北開口說道,最近四個月來,體重一直瘦一直瘦,一開始褲子
曬錯太陽就不會有維生素D~分析3種紫外線的差別
太陽下的秘密—維生素D缺乏 針對骨質疏鬆症的病患,一般建議需要每日補充800單位的維生素D與1000至1200毫克的鈣質,而維生素D的來源,許多人會表示自己每日都會曬太陽,應該很足夠,但抽血後卻發現,
大部分的眩暈其實都不是梅尼爾氏症~一次看懂4個診斷條件
常見造成眩暈的原因並不是梅尼爾氏症 有位30歲左右的小姐,有點蒼白的臉,扶著頭走進了診間,開口直接提到了「醫師,可能天氣冷,我梅尼爾氏症又發作了,你開給我一些梅尼爾氏症的藥」。聽到這想要進一步詢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