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對大約五十歲左右的夫妻一同走進診間,太太說,先生最近這一兩年有點誇張,超級「惜皮(台語)」,一點點碰到他的腳就哇哇叫,說弄到他很痛,太太覺得雖然是有碰到先生的腳,但是只是輕輕的,明明就沒有很大力,但是先生就表現得很誇張,她覺得先生是不是有心病,或是不是腦部有狀況,先生聽完也有點不太開心,覺得是太太常常大力弄到他,害他覺得痛,但是還說是先生有病,兩個人講著講著,在旁邊都覺得火藥味有點重,趕快出來調停一下,我說「不然讓我測試一下看看好了」。
接著我試著稍微壓一下先生的腳,先生突然唉了一聲說這樣會痛,再測試另一隻腳也是一樣的狀況,太太看到這情況後說「醫生你看你看,就是這樣,明明沒有很大力,但是他就是說會痛,醫生你說,他這樣是不是很誇張啊」,我趕快跟他們兩位解釋到,其實先生這樣對痛覺特別敏感,輕輕碰到都覺得痛,應該要進一步檢查一下,接著安排了一些抽血和神經傳導檢查(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NCV)。檢查結果發現,空腹血糖數值標準是要低於100 mg/dL,如果126mg/dL以上是糖尿病,先生的血糖高達276 mg/dL,先生以往都未檢查,這是第一次知道自己有糖尿病,而神經傳導檢查發現有多發性神經病變,這個痛覺異常的狀況,應是糖尿病神經病變引起。
目錄
糖尿病神經病變
根據統計,台灣大約有兩百多萬名糖尿病病患,每年新診斷為糖尿病的人口大約增加2萬5千人,其中有糖尿病神經病變的人大約是四分之一左右。糖尿病會出現神經病變的原因目前認為會跟長期血糖控制不好,以及糖尿病罹病比較久會有關,相關的理論包含了像是血糖控制不好會造成血管病變,而提供神經血液的血管病變,無法給足夠的血流,會導致神經缺氧壞死,另外也是因為血糖控制不佳會導致身體發炎,神經也是會發炎,造成病變。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症狀
大家印象中糖尿病出現神經病變比較多的情況是手或腳會麻麻,但是其實神經病變有很多種不同的形式:
▶️多發性神經病變:如同字面的意思,很多的神經都有病變的狀況,是最常見的類型,症狀會是肢體末梢最遠處的地方開始麻,像是手指腳趾,接著開始慢慢的往上麻,除了麻的情況以外,有些人可能會出現感覺比較不靈敏,鈍鈍的(dysethesia),或是對痛感特別敏感,手腳被輕輕碰觸到也可能會覺得痛(allodynia),也就是這位先生的情況。
▶️自主神經病變:像是會出現腸胃道症狀(便祕、腹瀉、胃腸蠕動差)、小便困難、容易姿勢性低血壓、性功能障礙、出汗增加或減少等。
▶️單一神經病變:這是指單一個的神經病變,常見的是腦神經,像是控制眼球移動的動眼神經,或是顏面神經,另外也可能是手腳的單一神經,會有像是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等。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預防與治療
避免糖尿病神經病變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一句老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固定的健康檢查,若是有血糖異常,盡早發現治療控制,可以減少出現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機會;若已經知道有糖尿病的患者,將血糖好好控制,也能減少神經病變的發生。
而若是糖尿病神經病變症狀已經發生,目前也有多項藥物能夠協助患者控制症狀,神經病變的疼痛,大家可以參考一個疾病,就是皮蛇(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情況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甚至會讓人出現憂鬱的情況,因此若是有神經病變發生,請就醫和您的醫師討論與治療,別再只是忍痛,這會讓生活品質越來越差的。
重點結論
當發現手腳末梢麻麻,或是相反症狀像是對痛覺特別敏感,記得要就醫評估,其中像是糖尿病造成的神經病變,就會出現這樣的症狀。無論是不是糖尿病患,平常飲食均衡,也要定期健康檢查,讓血糖維持良好可以減少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機率唷。
參考資料:
(1)Kasznicki J. Advances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diabetic distal symmetric polyneuropathy. Arch Med Sci. 2014 May 12;10(2):345-54. doi: 10.5114/aoms.2014.42588. Epub 2014 May 13.
(2)郝立智、楊純宜、游新、許琇雲、沈盈佐、陳紘騰、譚宏斌、陳進旺、王志龍、黃孟華(2019)。2019年美國糖尿病學會針對糖尿病神經病變及糖尿病足之標準治療建議。內科學誌,30(6),368-379。https://doi.org/10.6314/JIMT.201912_30(6).02
2023/10/18 撰寫
洪暐傑醫師
相關內容推薦
3項骨質疏鬆症自我評估重點-蘋果VIDEO TALK
駝矮痛口訣~敲響骨質疏鬆症警訊 骨質疏鬆症自我評估方式 骨質疏鬆症通常是沒有明顯症狀,直到骨折的那刻才發現原來自己有骨質疏鬆,而生活中怎麼查覺到自己有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呢?這時候可以運用駝矮痛這個口訣,
只測1次,是選飯前血糖還是飯後血糖比較準?
飯後血糖的重要性 ✳️有位阿姨門診提到了,最近健康檢查發現一件很奇怪的事,健康檢查的時候糖化血色素是6.1%,5.7-6.4%是糖尿病前期的階段,看到這個結果阿姨覺得很訝異,因為先生是糖尿病患,所以她
為什麼會骨質疏鬆~1分鐘了解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會有什麼症狀 骨質疏鬆症一般而言,患者通常不會有明顯的症狀,第一次被診斷骨質疏鬆症經常是在發生骨折後,骨質疏鬆症定義是骨質的流失造成骨骼強度不足,容易發生骨折。 骨質疏鬆症相關的骨折部分
骨質疏鬆風險高?素食者必看的5大營養建議!
✴️最近門診來了一位大約70歲的阿姨,剛坐下就馬上急著問我:「醫生,我吃素已經十幾年了,聽說吃素的人骨頭會變脆,這是真的嗎?會不會以後稍微跌一下就骨折啊?」 她接著說:「我平常都很注意營養啊,豆腐、堅
睡不好真的容易感冒嗎?睡眠的1項指標最重要
有位媽媽帶著一位大一的兒子來看感冒,在討論完兒子的症狀以及治療之後,媽媽唸了兒子說「你就是整天一直打電動,晚上那麼晚睡,早上又要早起,才會這麼常感冒,一個月就感冒一次,哪有人像你這樣的啦。」兒子反駁說
久坐造成血壓高?每天少坐30分就能降血壓!
有位70多歲的北北,因為高血壓長期在門診拿藥以及追蹤,看到北北最近的血壓紀錄比之前還要高一些,先前都大概是120-130/70-80mmHg,最近是130-140/80-90mmHg,雖然還不需要馬上
循環好不好和動脈硬化怎麼測試~4肢綁血壓帶就可以輕鬆測量
動脈硬化檢測方式~肱踝脈波傳導速率 有位60多歲的阿北,看到了上週女星何如芸的新聞,提到了血管硬化這件事,阿北自己越想越不對,覺得自己好像也有血管硬化,趕快來看診,阿北說「醫師,我常常手腳冰冷,然後有
選對藥物改善蛋白尿與保護腎功能~2類三高藥物的角色
❇️ 有位60多歲的阿姨,走進診間後開始快速的連環說出他的擔心,「我最近尿尿泡泡都很多,驗出來說我尿蛋白很嚴重,我網路上查,人家說尿蛋白太嚴重會造成腎臟壞掉,然後會洗腎,這要怎麼辦?」尿裡面有著蛋白,
疾病多藥物多好擔心,1起交給整合門診來處理~家醫科醫師的角色
整合門診的角色 人的身體難免會有大大小小的狀況,尤其隨著年紀愈大,有狀況的比例以及項目也就愈來愈多,有時也會有就醫的需要,但是怎麼看病也是一門學問。 目錄 家庭醫師在多重疾病處理的角色 有位60多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