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測試飯前血糖還是飯後血糖重要?

只測1次,是選飯前血糖還是飯後血糖比較準?

飯後血糖的重要性

✳️有位阿姨門診提到了,最近健康檢查發現一件很奇怪的事,健康檢查的時候糖化血色素是6.1%,5.7-6.4%是糖尿病前期的階段,看到這個結果阿姨覺得很訝異,因為先生是糖尿病患,所以她自己三不五時也會跟著測血糖,平常測起來的空腹血糖都是九十多(標準是<100mg/dL),看起來是正常。但是阿姨的問題是,為什麼平常血糖測起來是正常,而健康檢查的糖化血色素卻是有問題的呢,這時我們告訴阿姨,如果平常大家想篩檢血糖的話,測飯後血糖比測飯前的還要更重要❗️

目錄

飯前是飯後血糖重要❓

先講結論哩,在不是糖尿病患的亞洲人,飯後血糖比飯前血糖更加重要,尤其是糖化血色素7.1%以下的人,飯後血糖對於糖化血色素的影響是比飯前還要大。在還沒發生糖尿病,但是血糖已經開始有問題的階段,我們稱為糖尿病前期,這個時期有時候,飯前的血糖還會是正常的,但是飯後血糖已經開始衝高了,如果都只有測飯前血糖,就有可能會忽略糖尿病前期的這個問題。

為什麼飯後血糖影響會比較大

前一段有特別提到「亞洲人」,這個是因為亞洲人、非洲人、白人有著不同的狀況,我們身體裡面掌管血糖調控的重點之一是胰島素,胰島素是由胰臟β細胞負責分泌,而亞洲人的β細胞不像非洲人與白人一樣發達,細胞量和分泌功能明顯比非洲人和白人來的低。

 

吃完東西之後身體的血糖升高,需要靠胰島素分泌增加來讓血糖穩定,大家可以想像成,當我們在公司工作量變大的時候,就需要更多的員工來分擔工作。當一開始糖尿病前期,身體慢慢有狀況的時候,白人和非洲人的靠著較好的分泌功能來穩定衝高的血糖,但是當亞洲人胰臟分泌功能沒有那麼好的時候,飯後血糖數值就衝高了,這個就像是工作量變大但是員工數卻沒有變多的時候,很多工作就會做不完堆積起來。

 

另外一點是胰島素阻抗,這是指胰島素的效果會變差,每單位胰島素的效果會變低,身體會需要更多胰島素能達成原先的控制血糖效果。可以想像,就像員工太疲勞之下,工作能力會下降,每位員工能處理事情的量變得比原本少,因此需要更多員工,然而員工沒有變多的情況下,工作就更容易堆積起來。胰島素阻抗的情況下,亞洲人又較無法明顯增加胰島素分泌量,因此兩個原因共同影響,飯後血糖就更容易升高。

血糖的標準值

▶️一般情況的標準值

飯前血糖:標準要 <100 mg/dL;如果≥ 126 mg/dL的話是糖尿病階段

飯後2小時血糖:標準要 <140 mg/dL;如果≥ 200 mg/dL的話是糖尿病階段

糖化血色素:標準要 <5.7%;如果≥ 6.5%的話是糖尿病階段

 

▶️糖尿病患要控制的標準

飯前血糖:80-130 mg/dL

飯後2小時血糖:80-160 mg/dL

糖化血色素:<7%

 

另外,飯後血糖的計算方式,是從吃進去第一口開始計算時間,不是從吃飽飯才開始算喔

重點結論

亞洲人如果平常想要觀察自己血糖有沒有問題,測飯後兩小時的血糖更有機會提早發現狀況喔。

分享這篇文章
快速留言

相關內容推薦

焦慮症的症狀有很多,除了喉嚨卡卡的之外,從頭到腳都可能會有相關症狀

焦慮的6大症狀與關鍵1口訣改善症狀

喉嚨卡卡的也可能是焦慮造成 ❇️有位60多歲的阿姨,面色沈重的走進診間「醫師,我不知道要看什麼科了,我該看的都看過了,我喉嚨一直覺得卡卡的,好像有東西在那,我很擔心是癌症,但是該做的檢查都有做過,胃鏡

閱讀更多 »
骨質疏鬆症自我評估:當有駝矮痛情況發生,需要考慮有沒有骨質疏鬆症,

3項骨質疏鬆症自我評估重點-蘋果VIDEO TALK

駝矮痛口訣~敲響骨質疏鬆症警訊 骨質疏鬆症自我評估方式 骨質疏鬆症通常是沒有明顯症狀,直到骨折的那刻才發現原來自己有骨質疏鬆,而生活中怎麼查覺到自己有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呢?這時候可以運用駝矮痛這個口訣,

閱讀更多 »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常見骨骼健康的疾病

為什麼會骨質疏鬆~1分鐘了解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會有什麼症狀 骨質疏鬆症一般而言,患者通常不會有明顯的症狀,第一次被診斷骨質疏鬆症經常是在發生骨折後,骨質疏鬆症定義是骨質的流失造成骨骼強度不足,容易發生骨折。   骨質疏鬆症相關的骨折部分

閱讀更多 »
與心臟有關的猝死稱為心因性猝死,是因為心臟停止跳動或是心臟打出的血液不夠,無法維持血液循環以及身體持續運作,造成死亡。根據統計,台灣人發生心因性猝死的機率大約是每一萬人中有5人有危險,男性的風險會比女性高,而發生的時間點高峰是在凌晨六點和中午,另外星期一也是發生心因性猝死較多的日子。

心因性猝死前的6項徵兆與預防方式

❇️聽障金牌國手於比賽後,搭乘飛機返台途中突然猝死,經法醫相驗,判斷死因是因為心血管疾病而造成猝死。三立新聞網2023年8月15日報導「奪得金牌國手邱姓男子(55歲)在班機上突然呼吸困難,剛好碰上同班

閱讀更多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