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太陽與維生素D

曬錯太陽就不會有維生素D~分析3種紫外線的差別

太陽下的秘密—維生素D缺乏

針對骨質疏鬆症的病患,一般建議需要每日補充800單位的維生素D與1000至1200毫克的鈣質,而維生素D的來源,許多人會表示自己每日都會曬太陽,應該很足夠,但抽血後卻發現,維生素D的標準數值是要30 ng/mL以上,20 ng/mL以下是缺乏很多,自己抽血結果卻只有不到20 ng/mL,這時候大家都會十分震驚,但事實是,對於台灣民眾血液維生素D濃度的研究結果發現,維生素D不足(小於30 ng/mL)的比例高達90%以上,意思是大部分的人維生素D都不夠,因此讓人好奇的是,在熱帶與亞熱帶地區,日照應該十分足夠的台灣,為什麼維生素D還是普遍不足呢?

曬太陽卻無法有維生素D的原因

        然而大家知道曬太陽與維生素D的學問後,經常會遇到的有一個盲點,「如果紫外線這麼容易被擋住,曬不出維生素D,但是為什麼自己還是被曬黑了呢」,大家可以回過頭看一下上一段的文章,內容都是提到紫外線「B」,紫外線是有分的,常聽到的紫外線包含紫外線A、紫外線B、紫外線C,彼此間的差別是波長,波長越長穿透的能力越強,紫外線A的波長最長,紫外線B第二,紫外線C第三,因此波長最短的紫外線C,生活中幾乎都被臭氧層完全吸收阻隔,而紫外線B在大氣中也是大部分會被阻隔,能接觸到地表的大約只有2%,在夏天或中午時能接觸到地表的比例才會比較高一些,至於紫外線A穿透能力最強,98%能到達地表,還能穿透玻璃、塑膠以及表層的皮膚,直接到皮膚深處的真皮層,因此紫外線A會曬黑、曬傷甚至曬出皮膚癌,所以結論就是,會產生維生素D的紫外線B被擋住,而紫外線A仍然曬到皮膚的時候,就會出現曬黑卻不會有維生素D的情況了。

        曬太陽會補充維生素D的觀念是,陽光中的紫外線接觸到皮膚時,身體會轉換生成維生素D,在日照充足的地區,大約曬10至15分鐘,將四肢露出曝曬,即會有足夠的維生素D,而在曬的時候須避免擦防曬乳。上述的觀念看似簡單,許多人回想自己的生活,也似乎符合上面的狀況,但卻仍然維生素D不足的情況,原因是因為「曬不對」,陽光中會讓皮膚轉化出維生素D的是紫外線B,而紫外線B很容易被阻隔掉,像是空氣中的汙染、懸浮微粒等等,都會擋掉紫外線B,同時若是在早晨還是黃昏的時間點,紫外線B也容易被大氣層折射或阻隔掉;另一方面,窗戶、玻璃也會阻隔掉紫外線B,意思是上下班時間開著車曬太陽、或是工作辦公的位置是在窗邊會曬到太陽的地方,這樣的情況都是無效的曬,不會讓身體產生維生素D,如果有抹防曬乳、撐傘、穿外套等情況,也都會直接阻隔掉紫外線B喔。

分享這篇文章
快速留言

相關內容推薦

與心臟有關的猝死稱為心因性猝死,是因為心臟停止跳動或是心臟打出的血液不夠,無法維持血液循環以及身體持續運作,造成死亡。根據統計,台灣人發生心因性猝死的機率大約是每一萬人中有5人有危險,男性的風險會比女性高,而發生的時間點高峰是在凌晨六點和中午,另外星期一也是發生心因性猝死較多的日子。

心因性猝死前的6項徵兆與預防方式

❇️聽障金牌國手於比賽後,搭乘飛機返台途中突然猝死,經法醫相驗,判斷死因是因為心血管疾病而造成猝死。三立新聞網2023年8月15日報導「奪得金牌國手邱姓男子(55歲)在班機上突然呼吸困難,剛好碰上同班

閱讀更多 »
手指關節腫痛加上尿酸高不一定是痛風

1次了解尿酸高和痛風的不同

關節痛痛加上尿酸高就是痛風嗎 有位60多歲阿北三高慢性病,長期看診拿藥控制,有天在看完診之後,阿北站起來一半又坐了下來「對了,醫生,我想要問一下,我手指好幾個關節痛痛的凸凸的,我這是痛風嗎」看著阿北的

閱讀更多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