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尿糖,事實上,糖尿病患也不見得每個人的尿液裡面都會有糖的反應

180切點說明為什麼糖尿病患者尿裡面卻沒有糖

尿糖和高血糖的關聯性

❇️有位新診斷糖尿病的阿北,當告訴阿北有糖尿病的時候,阿北非常驚訝,阿北說「我驗尿都是正常的呀,裡面也沒有糖,為什麼會是糖尿病呢?」

目錄

糖尿病名稱由來

糖尿病這個名稱,一開始有位醫師Dobson注意到尿液有甜味,並且證實裡面的甜味是來自於糖。而事實上,糖尿病患也不見得每個人的尿液裡面都會有糖的反應。

腎臟怎麼製作尿液呢

我們的腎臟,會過濾血液製造尿液,而一開始排出的尿液會進入到一個管子,叫做腎小管,大家可以想像,就像淨水器濾心過濾後的水,會進入到水龍頭的水管。但是我們腎臟的腎小管比較不同,因為有些被腎臟過濾出去的物質,其實是身體有需要的,像是糖份、電解質(鈣離子、鈉離子等),糖份對身體而言也是重要,是熱量的來源,身體會希望好好有效保存能量而不要浪費,這時候就會有一個機制,透過尿液經過長長的腎小管過程中,把這些糖份以及電解質這些物質再次吸收回體內,所以如果順利把腎小管裡面的糖都吸收回體內,到了最終出口的尿液,也就是我們排出來的尿,檢驗起來就不會有糖囉。

尿液有糖的原因

雖然說腎小管能把腎臟過濾出來的糖給吸收回體內,但是這樣的能力是有限的,當如果從腎臟過濾出來的糖太多,腎小管就無法順利把所有的糖都回收,因此尿液裡面就會有糖出現哩。而腎臟過濾出來的糖量,跟血液裡面的糖濃度有關,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抽血驗出來的血糖數值,當腎小管就無法順利把所有的糖都回收,沒有被回收的糖就會從尿液排出去,驗尿就會有尿糖的情形。

血糖高和尿有糖的差別

所以按照上面寫到的數據,血糖數值高於160-180 mg/dL的時候尿糖會出現,如果是長期糖尿病的病患,有可能甚至血糖到220 mg/dL才會尿裡有糖,但是血糖標準值,空腹126 mg/dL就是糖尿病診斷標準,126的數值時是算糖尿病,但是這時腎小管還是能夠把所有腎臟過濾的糖都再吸收回來,因此尿裡面是沒有糖的,所以符合糖尿病診斷的病患,尿液不一定會有糖唷。

重點結論

糖尿病病患如果血糖不是高過160-180 mg/dL的情況下,腎小管能夠把糖給充份回收,尿液裡面不見得會有糖。

分享這篇文章
快速留言

相關內容推薦

喝茶對於健康方面有蠻多方面的正向幫助,像是減少慢性腎臟病發生機率20%以及靜脈栓塞的發生機率15%,加不加牛奶對於保護效果沒有太明顯的干擾與影響,但是如果喝加糖的茶就不同了,原本喝茶的保護效果就會不見,變成喝茶沒有幫助,因此喝茶最重要的是要不加糖,喝茶對於健康方面有蠻多方面的正向幫助,像是減少慢性腎臟病發生機率20%以及靜脈栓塞的發生機率15%,加不加牛奶對於保護效果沒有太明顯的干擾與影響,但是如果喝加糖的茶就不同了,原本喝茶的保護效果就會不見,變成喝茶沒有幫助,因此喝茶最重要的是要不加糖。

喝茶護腎顧血管!1項NG喝法變無效

最近天氣真的很熱,每天天氣的變化只有三種,熱、很熱、超級熱,天氣熱就會特別想要喝水,另外一種情況就是飲料喝比較多。有位爸爸帶著大學生兒子來健康檢查,爸爸提到想帶兒子做健康檢查的原因,是因為兒子平常很愛

分享這篇文章
閱讀更多 »
有的研究說會造成血壓高,有些研究說會降血壓,結論到底是什麼呢?關於這點蠻多研究的分析說明都是類似,主要是剛喝下咖啡的一段時間後,血壓會上升,如果是長期喝咖啡,有些人會對咖啡因逐漸產生適應,後續血壓就不會被咖啡因給影響。另外有些是跟體質有關,本來就有高血壓的病患,或是容易得高血壓的人(像是高血壓家族史、體重過重、吸菸史等等),喝咖啡更可能造成血壓升高,所以喝咖啡會不會造成血壓高這件事,如果本來就有高血壓的人,要特別注意不要喝太多,尤其不要超過400毫克。

4個醫學研究揭示:每天喝咖啡對血壓的真正影響

有位40多歲的先生,因為高血壓所以長期在門診拿藥與追蹤,有次門診的時候,先生問到除了藥物以外,怎麼透過生活方式改善血壓,我認真的解釋了像是不要吃太鹹、控制體重、足夠蔬菜攝取、避免吸菸和喝酒等等,太太聽

分享這篇文章
閱讀更多 »
與心臟有關的猝死稱為心因性猝死,是因為心臟停止跳動或是心臟打出的血液不夠,無法維持血液循環以及身體持續運作,造成死亡。根據統計,台灣人發生心因性猝死的機率大約是每一萬人中有5人有危險,男性的風險會比女性高,而發生的時間點高峰是在凌晨六點和中午,另外星期一也是發生心因性猝死較多的日子。

心因性猝死前的6項徵兆與預防方式

❇️聽障金牌國手於比賽後,搭乘飛機返台途中突然猝死,經法醫相驗,判斷死因是因為心血管疾病而造成猝死。三立新聞網2023年8月15日報導「奪得金牌國手邱姓男子(55歲)在班機上突然呼吸困難,剛好碰上同班

閱讀更多 »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常見骨骼健康的疾病

為什麼會骨質疏鬆~1分鐘了解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會有什麼症狀 骨質疏鬆症一般而言,患者通常不會有明顯的症狀,第一次被診斷骨質疏鬆症經常是在發生骨折後,骨質疏鬆症定義是骨質的流失造成骨骼強度不足,容易發生骨折。   骨質疏鬆症相關的骨折部分

閱讀更多 »
分享這篇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